轉知行政院「完善農產品冷鏈物流系統」文宣
- 發布日期:
- 最後更新日期:111-01-19
- 資料點閱次數:256
蘇揆:健全完善全國農產品冷鏈物流系統 為農民帶來更大收益
資料來源:新聞傳播處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9)日在行政院會聽取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全國冷鏈物流推動情形」報告後表示,他相當重視並大力支持建置農產品的冷鏈物流系統,過去3年,政府已投入近7億元,補助農民團體提升農糧品產地端冷鏈設施,並已獲得顯著成果;未來4年,政府將再投入近130億元,加速興建旗艦物流中心及區域物流中心、升級大型批發市場冷鏈設備,協助農企業與農民團體建立產地冷鏈儲運設施與販售攤的溫控設備等,不僅有助提高及確保農產品品質與安全,更能增加國際競爭力,進而讓臺灣農業在世界繼續發光發熱,並為農民帶來更大收益。
蘇院長指出,大多數農產品都不耐長期保存、長途儲運,尤其部分農產品在運銷過程中會耗損約三成,因此從生產端到消費端,影響品質的最大因素,就在於是否建立完善的保鮮冷鏈物流,這不僅對農產運銷至關重要,也有助於減少糧食浪費,同時更攸關食品安全的管理,例如避免部分肉品經長途運送後增加生菌數等問題,都是非常重要的環節,更是讓我國優質的農漁畜產品能成功外銷到全世界的關鍵所在,不論對於農民、通路業者及消費者,皆可從中受益。
蘇院長表示,臺灣農產品不僅產量豐、品質也高,但過去政府不甚重視農產品從收成後、運出農場、直到消費者取得的整體運輸過程,而農產品從生產端到消費端的運輸過程均需要專業設備,這也是政府現在欲全力打造,要從「生產」的品質保證,延伸至「到貨」的品質保證,從產地到集貨場、再到市場、賣場,都要建構一連串不中斷的冷鏈設施。
蘇院長指出,過去3年,政府已投入近7億元,補助農民團體提升農糧品產地端冷鏈設施,已能有效延長儲架壽命50%、增加產品價格30%;在畜產品方面,已輔導肉品市場附設屠宰場待運區、補助屠體運輸車與肉攤設置溫控設施;在水產品部分,亦已建置或修繕多處冷鏈設備,均能提升肉品、水產品的衛生安全,並穩定產銷調節。
蘇院長強調,他相當重視並大力支持農產品的冷鏈物流系統,更親赴各縣市現地視察不下10次之多。對於冷鏈物流系統建置,他有3項要求:首先,應重視「衛生」,凡是老舊、跟不上時代的設備均應汰換,從飼養、屠宰、運載到攤台等相關設備,該更新就要立即更新;其次,應拓展「生意」,透過建置冷鏈設施,以提升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增加國內銷售;最後,應「物盡其用」,透過良好的冷鏈系統,減少農產品於運輸過程中的耗損。
蘇院長指出,他已多次交代農委會應全面盤點、系統性規劃、多點設置,並同步施做到位。預計未來4年,政府將投入近130億元,加速興建旗艦物流中心及區域物流中心、升級大型批發市場冷鏈設備,協助農企業與農民團體建立產地冷鏈儲運設施與販售攤的溫控設備。蘇院長請農委會掌握期程,及早完備智慧倉儲及物流體系,有效運用相關設施,以提升農產品品質,減少損耗。此外,在推動過程中,也請農委會與相關部會、地方政府及產業團體密切合作,健全農產品產銷結構。
最後,蘇院長也期勉農委會全力以赴,透過冷鏈物流的推動,提高及確保農產品品質與安全,大幅拓展臺灣農畜產品的外銷市場,增加國際競爭力,讓臺灣農業在世界繼續發光發熱,為農民帶來更大收益。